第六百二十章 模仿犯-《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海楠岛,文昌航天发射基地。

    蓝天白云下,宛如钢铁巨人的发射塔架高高耸立,火箭主体银白色的外壳上用红色大字写着“方舟一号”。

    字体旁还有一个星环环绕,简笔勾勒的飞船图案,正是“方舟股份”的企业logo……

    “燃料注入完成!”

    “火箭推进系统压力数据稳定。”

    “导航系统信号接收情况良好,定位精度符合要求……”

    火箭下方,不少技术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修。

    至关重要的发动机内部,布满了复杂的线路和精密仪器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人类科技的智慧与力量……

    而此时的发射控制中心内,大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图表。

    控制中心内弥漫着火箭发射前的凝重气氛,除了偶尔的低声讨论外,只有周围技术人员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所发出的轻微动静。

    方舟股份总工程师曹国梁,此时听着耳麦里不断传来的发射前最后一次自检汇报。

    看着主屏幕上安静伫立的火箭箭体,他的眼神中既有发射前的兴奋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
    毕竟这可是“方舟股份”执行的第一次商业发射任务……

    同时,也是国内第一次在正式发射任务中验证“可回收火箭技术”。

    而且发射的还是隶属于白夜纪自己的第一颗商业卫星……

    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意义重大!

    事实上,就连曹国梁自己也没想到,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。

    该说不愧是私人企业,行动力和执行力,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快!这就是新公司给他最深刻的印象!

    几乎是技术部门提出什么需求,公司总部的批复最迟都不会等到第二天。

    只要能推进项目进度,他们似乎根本不在乎要花多少钱,有多少困难,能不能赚钱……

    有一个既有魄力,又慷慨大方的老板。

    在这里工作,简直就是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天堂。

    换成以前他所在的单位,从立项到正式发射,耗个一两年时间都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
    当然,这其中也有上级部门一路开绿灯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方舟一号”对外美其名曰是他们自主研发,但除了至关重要的飞行控制系统,其它的硬件设备几乎都是采购自华国的各大航空航天体系。

    得益于华国庞大成熟的航天工业体系,大到火箭箭体,小到一颗螺丝钉和轴承。

    已经具备完整产业链和成熟工艺体系的华国航天工业复合体,就是他们最优质的完美供货商。

    不过航天工业产品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。

    这自然少不了上面的支持和默许。

    要知道这些年在“可回收火箭”领域,华国本就在奋起直追。

    而除了飞控系统和发动机外,其它相关技术瓶颈这两年基本都已经被一一攻破。

    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

    无独有偶,几乎是在“方舟股份”成立的前后脚。

    华国居然又奇迹般的开发出“可重复使用液氧补燃循环技术”,让国产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。

    并依靠之前的雄厚积累,很快就制造出第一代“液氧甲烷可复用型火箭发动机”!

    再加上白夜纪自己开发的“在线规划制导软件”……

    这股“东风”,直接将“可回收火箭”最后的两块技术拼图补满!

    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?

    曹国梁有种感觉,这“方舟股份”从创立开始似乎就有如神助。

    缺什么给补什么……

    跟国内那些苦哈哈的同行相比,完全不像是来艰难创业的,更像是直接来摘桃子的……

    只能暗自感慨,那位胡少手眼通天,捕捉商机的眼光也是无比犀利!

    “对了!不是说胡总今天会亲自来现场吗?他人呢?”

    眼见一切自检项目正常,即将进入正式发射阶段。

    曹国梁看了看手表,转头问身边的副总工。

    “哦!听说是到现场去了,好像是要提前拍一些宣传短片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啊……”

    曹国梁倒也理解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跟他之前主要对公的单位不同,迎合市场化的私营企业毕竟要拉投资拉客户,做宣传是必然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