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阿西吧!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1969年,国家三线建设大项重点项目第二汽车制造厂,在十堰群山中大规模建设。

    75年,二汽第一款越野车投产。

    经GWY批准,二汽制造厂生产的汽车正式命名为‘东风牌’。

    80年,二汽进行初步市场化改造。

    1992年,被称呼了23年的‘二汽’汽车,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。

    1999年,东风汽车股分有限公司即将成立,在东风内部,这家新公司肩负着轻型商用车发展的重任。

    同时。

    股份公司也是为了上市做准备。

    恰在这时,东风汽车收到了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邀请。

    小西八那边的起亚汽车,有意在国内建设一座合资工厂,目前正在寻找潜在的合作方。

    而他们东风汽车,就是潜在的合作方之一。

    这不。

    收到消息的东风汽车,立刻派出以副总经理为首的团队前往燕京进行谈判。

    李少卓是典型的技术出身的厂长,1983年参加工作,早期曾任二汽铸造二厂技术科、发展科工艺员,一车间副主任,技术科副科长等职位。

    一步一步做到铸造二厂总工程师,厂长。

    两年前,他升任东风汽车副总经理,即将成立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,也是由他挂帅。

    “你好,李总。”

    蛤?

    听到李杰那字正腔圆的中文发音,李少卓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发音,好标准。

    不是说是小西八顺洋集团的二代吗?

    还会中文?

    早知道是这样,他就不求人了。

    阿西吧!

    为了找一个韩语翻译,李少卓不知道废了多少功夫。

    其实,韩语翻译不是特别难找,但涉及到商业谈判,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。

    随行的翻译赵盾也有点诧异。

    他是外交系统临时借调过来的人,既然是专业韩语翻译,他在外交系统的方向自然是小西八方面。

    经常跟小西八人打交道,顺洋集团的名字,他可没少听。

    西八国大名鼎鼎的财团。

    不过。

    也没听说过顺洋集团的二代有什么华夏通啊?

    倏地。

    赵盾生出了一个念头。

    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?

    作为外交系统出身的,赵盾听过,甚至见过不少案例,那些洋骗子,专门借着信息差来骗,来偷。

    “陈总会说中文吗?”

    惊讶过后,李少卓直接问道。

    “会一些。”

    李杰微微一笑:“日常交流的话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
    他还是失策了!

    阿西吧!

    陈道俊那边,他可以不管,但李海仁这边,那不太行,实在是没经住她的软、磨、硬、泡。

    一套连招下来,李杰便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干就干吧。

    投资汽车生产,也不错。

    虽然限制也不少,但这年头,外资干什么都限制多,都一样。

    接着。

    从外交系统借调来的赵盾全程没事干了。

    看着李杰和李少卓之间的交流,他慢慢觉得,这位应该不是骗子。

    人家李少卓可是技术骨干出身,今年不过四十岁就大权在握,成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。

    能走到这一步,人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总工。

    他相信,李少卓能够辨别对方的身份。

    其实,看到李杰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时,李少卓的确有过类似的怀疑。

    但。

    一番交流下来,他把‘骗子’什么的念头,甩出了十里。

    人家分明是有备而来啊。

    而且,这位叫‘陈润基’的顺洋集团二代也说的很清楚,东方只是他们的合作方之一。

    他们的计划是找两家国内的企业合作。

    言外之意,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根据相关规定,外商投资汽车制作、生产,只能以合资的形式,并且,合资公司的股份最多只占50%。

    如果只有一家合作方,双方的股份比例就是五五开。

    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,干什么,都别五五开。

    大家股份都一样,遇到问题该听谁的?

    蛇无头不行,要想长久发展,必须要有一个大股东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‘陈润基’对于汽车行业也比较了解。

    什么都会骗人,知识不会。

    对方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些东西,足以证明对方是一个懂行的业内人士。

    至于有多懂,那不好说,反正不是什么门外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