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三章 原子能武器!-《我的科学时代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无源机械外骨骼的实用性已在后世得到证明,无论是青藏高原地区搬运弹药,还是前线战场运送伤员,全都有它的身影,这可是一套能把普通人变成核动力驴的神器,能够极大程度提高部队在山区的综合战斗力。

    至于是否生产投入使用,这得由总部决定,毕竟一套机械外骨骼的造价可不便宜,现阶段八路军承受不起大规模列装的巨量成本,最多小规模使用。

    得到余华的安排,林婉点了点头,随之按照保密标准流程进行操作,封存第一代外骨骼设计图纸和包含所有测试数据的试验记录本,而后装入纸质档案袋用封泥封好,接着打电话联系军工局保密科部门。

    等了一会儿,待军工局保密人员抵达机械加工车间之后,林婉将手里的纸质档案袋交给对方:“密级定一级机密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两名保密人员闻言面容严肃,接过纸质档案袋迅速离去。

    “吕同志,这里交给你,记得把装备领回去,后勤部和警卫团部那边我已经报备过。”待保密封存工作完成,余华朝着吕俊羽作出安排,看了看手表时间显示下午四点,而后转头看向林婉:“瑾瑜,这里的事情基本忙完了,还有点时间,我们去兵工厂各个车间看看。”

    不知不觉,没想到又是两天过去,趁着离开之前最后的时间,他想去看看如今兵工厂的生产情况。

    林婉没有意见,点头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吕俊羽正声回应。

    抛下吕俊羽,余华二人离开机械加工车间,往兵工厂内部而去,很快,占地面积约两千平米的定装弹生产车间率先映入眼帘,车间内热火朝天,布置数十条手工子弹生产线,数百名身穿军装的工人待在各自岗位,按照定装弹标准工艺要求进行相应操作,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的7.92毫米子弹。

    尽管手工定装弹工艺远不如专业的子弹生产设备,但相较于曾经落后且艰难的复装弹工艺已经好过太多。

    见到余华和林婉的身影出现,定装弹车间主任张明小步快跑赶来,立正敬礼:“报告余主任,定装弹车间正在执行两班倒子弹生产任务,当前为白班组生产,应到292人,实到292人,请指示!”

    兵工厂采用军管制度,管理层和工人均是现役军人,厂长为最高负责人,下设车间主任和生产小组,车间采取工段和班组管理结构,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。

    “继续生产,张主任,最近子弹日产量到多少了?”余华举手还礼,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目前手工子弹生产线已布置四十一条,昨日7.92毫米子弹产量为9200发,子弹合格率为93.58%,目前正在加紧提升工人技艺,争取三个月内将单条产量提高到260发,子弹合格率提高到95%以上。”主任张明如数家珍般给出一连串相应数据,汇报当前子弹生产的真实情况。

    单条生产线产量和子弹合格率是两个关键系数,两者决定子弹的最终产量数据,每天生产的所有子弹必须经过严格质检,唯有质量可靠的合格品才能运出车间,交付部队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‘废品’子弹并非就此报废,它们会通过太行实业公司的渠道流通到外界军火市场,换取极为丰厚的利润。

    “不错,产量和质量两手抓,这样前线部队用起来才放心。”余华点了点头,对于张明给出的数据非常满意,93.58%子弹合格率,已经超越当初制定的目标。

    千万别小看93.58%这个数据,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99.99%的子弹合格率,但放到现在,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,放眼全世界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地区也不超过十个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