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奈何不了我们-《沧海扬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相较之下,一些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就是纯粹的二极管思维了,他们听说自由贸易是一个好东西,于是便不分青红皂白,鼓吹无条件地追求自由,对一切政府管制都指手画脚。

    省政研室那边,据说就是来了几个名校毕业的书生,说起理论一套一套的,但一点实际的经济管理经验都没有,徐盈对于这帮人也是非常不屑的。

    在她看来,自家这个16岁就敢扯着化工部副部长的虎皮去承包劳动服务公司的准女婿,那才是真正的人才。

    “复关谈判中,我们对农业问题是咬得最紧的,为此不惜让出其他领域的一些利益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国家对于农业安全这个问题,是丝毫也不敢放松的。”高凡分析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,我看到有文章说,中国要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地位,就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,农业问题最终还是要放开的。”高逸平道。

    高凡道:“的确是有这样的说法。不过,复关是有缓冲期的,比如说,我们承诺放开农业市场,但需要有十年的缓冲期,在这个期间内,我们依然是可以保留对农业的保护的。

    “有十年时间,我们就可以把农业中有可能受到国外冲击的短板补起来。等到缓冲期过去,外资就算进来,也奈何不了我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你认为化肥这个问题是这种情况吗?”徐盈问道。

    高凡认真地点点头,说道:“我认为是这种情况。从现在算起,我估计我们应当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,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,把中国自己的化肥产业做大做强。十五年后,不是外国来冲击我们的化肥市场,而是我们去冲击外国的化肥市场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