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四十四章 军制改革(上)-《刀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哦?又要改兵制?朕记得前几年刚刚改过一次,还有你所谓的新的战争形态是什么意思?”赵祯也有些纳闷,兵制又要改?

    不仅仅是赵祯和司马光,殿中朝臣都是心生疑虑,特别是几个晏殊一派的保守派御史谏官,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弹劾李现妄图动摇军国根本了。

    “火炮乃我大宋军国神器,周边屑小皆无此神兵,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,兵制作出相应的改良乃是应有之举!”

    赵祯压了压手,制止了殿内的议论:“无事散朝,三高官官和燕王移步偏殿。”

    在朝臣的山呼声中,赵祯背着手率先离场,直觉告诉自己,李现在兵事上所提的任何意见,都与大宋的兴衰息息相关,

    最显而易见的结果,李现崭露头角后,大宋对外的战事就没有败过。

    “说吧,你又想干什么?”偏殿中,朝臣们聚集在了一侧,而另一侧,只有李现一人,赵祯坐定后,喝了口茶,打破了沉默。

    “陛下,无论是边军,还是禁军,如今都面临着兵变的风险…”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“噗…咳咳!”

    “什么?!”

    “何人要造反?!”豆子书城 

    赵祯惊得目瞪口呆,指着李现大声道:“其他人闭嘴!燕王你说,谁要造反?”

    “呃…臣只是说有这个风险,没说有人现在要造反啊!”

    “呼…”武人作乱的痛苦给文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太严重,更何况,北宋立国可不就是太祖黄袍加身嘛…

    “无论边军还是禁军,都仰赖名将,而治世名将,乱世奸雄…”

    “燕王殿下不就是我大宋第一名将嘛!”悠悠一声从朝臣班列中传来,李现抬头一看,却是计相晏殊。

    “计相,燕王没兵权啊…”韩琦在一旁不冷不热地怼了一句,晏殊咂咂嘴,转过头去不再言语。

    李现丢过去一个白眼,继续对赵祯道:“所以臣请设赞画司,行军作战皆仰赖赞画司之战前规划,削弱军队对名将的依赖,而名将,全部搜集进赞画司…”

    “这不就是太宗时的阵图制嘛?燕王,您可是阵图制最大的反对者!”这次开口的却是枢密使杜衍,李现点点头,这才特么的叫问题!

    “杜知院,赞画司与阵图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执行,阵图制管的是过程,赞画司只管结果,如何执行交由统兵大将和各军长官自己想办法执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和现在的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有什么区别?”杜衍继续问道,毕竟改革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动刀,见赵祯默许,杜衍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最大的区别是人!”李现干脆转过身,面对朝臣一侧款款而谈:“本王不敢否认计相所言,当为本朝第一名将,本王也不敢妄自菲薄,这几年的作战计划大多出自吾手;可若是本王百年之后该如何?可若是本王退役之后又该如何?”

    晏殊有心反驳,可沉思片刻却无可奈何的哀叹,李现说的狂妄是狂妄了些,但是都对!

    “赞画司,集军中最强的人才,编制大军构成、制定作战计划、安排后勤支援、联合政事堂、三司,妥善安排战后行政交接,千头万绪,岂是能一人一言以弊之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