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起时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旧人旧曲-《剑霜》
第(2/3)页
窦长安背对众人,轻轻抚平带着些许褶皱的谱子,眼中泛起涟漪。
老掌柜双手插袖,忆起往事叹息了一声:“遥想当初我还是一漂泊不定的卖艺伶人,拖家带小三餐不饱,遇见那位女子的时候正在襄阳街头唱曲卖艺,可听众寥寥,唯独那位年轻女子站在一旁听了半天。”
窦长安目不转睛地看着谱子,平静地说道:“这副谱子一半是我写的。”
掌柜先是吃了一惊,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,接下来不仅是掌柜,围坐于方桌前品茶的众人都是一愣,五大三粗一心求剑的窦长安还会写谱子?
窦长安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,伸手指向曲谱的中央凭空划了一横:“上一半是我写的,下一半是她写的。”
老掌柜半信半疑,先是低头看了眼泛黄曲谱,又抬头看了眼黯然失色的窦长安。
窦长安平静地道:“那位年轻女子穿着一袭清澈如水的青衣是不是?”
掌柜深深一愣,虽已相隔二十个年头,那女子的容颜亦早已模糊不清,但初见女子时的情形仍是记忆犹新,的的确确是穿着一袭出尘脱俗的青衣。
窦长安背态微驼,敛了敛目光与掌柜对视:“这张谱子是我与她的心血,不知花去了多少日子与心思,才将蜀曲与黄梅戏两大戏曲流派糅作一体,写成这一曲天仙配。”
“她为何会将谱子送与你。”窦长安追问道。
老掌柜涕泪交集,噗通一声就要跪下:“恩公!”
窦长安却用一手扶住要跪下的老人。
发须霜白的老掌柜嘴唇颤抖不止,视线迷离娓娓道来:“那日那位青衣菩萨在襄阳城街头听我唱曲,六神无主地在那站了半天,一动不动跟一桩木头桩子似的,后来入夜飘起了雪,街上的行人渐行渐疏,我见一天下来也没赚几个铜板,便想乘着雪还未下大再唱一会多赚两个铜板,好给家里的娃娃们添些荤菜,跟着我东奔西走,娃娃们都面黄肌瘦,饥不饱餐不说几天没吃上热乎的馒头了,我挨饿没关系,但再苦也不能苦了家里头的婆娘和娃娃啊,于是乎又冒着雪花唱了半个时辰,雪越下越大,行
人寥寥,我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,那位站在雪中听了半天曲子的女子终于迈出了步子,她递给了我十两银子,我又惊又喜差些就要眼泪鼻涕一同掉下来,这十两银子恰似雪中送炭,足足够全家人两三个月的开销,我正要上去感谢这位一袭青衣的活菩萨时,她却已离开了十多步,定眼一看地板上竟然有一卷曲谱子,心想定是那位青衣菩萨落下的,我便急忙捡起谱子追上那位活菩萨,谁知她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,说不属于她的东西她不要了,便把这副谱子赠与了我,说这副谱子天下间独一无二,后来我借着这一曲天仙配在各大客栈酒楼卖唱,攒下了不少银子,也才有了这间养活全家人的小茶馆,那位女子啊可真的是活菩萨。”
老掌柜擦去眼角的热泪,拱手深深一拜:“今日有缘得以偶遇恩公,实在是不知该如何道谢,请恩公受掌柜的一拜。”
老掌柜执意要跪下,却始终被窦长安以一手搀扶。
“不必了,千里良马得有伯乐赏识才有机会日行千里,遇不上伯乐就只能关在马厩里头糟蹋浪费,再好的美玉胚子也得遇上好的巧手工匠才能价值连城,这首曲子也是一样的道理,蜀曲与黄梅曲两大戏曲流派截然不同,就像是山川与大海既不相交,也不相融,由两者糅合而成的天仙配,想要把控好每个音律发声难度极高,想要唱出名堂更是难上加难,寻常伶人压根唱不出此般游刃有余的妙音,你能借这张谱子攒下了这间茶馆是你的本事,实属伯乐与千里马之遇,与我并无多大关系,就不必恩公前恩公后地喊着了,你岁数比我大,让店里头的客人听见了多不妥。”窦长安边说边搀扶着老掌柜坐回到椅子上。
老掌柜摇头道:“使不得,使不得,恩公就是恩公,何来不妥之处。”
第(2/3)页